從路邊的三輪車到高端日式搬家服 一位老搬家人見證中國搬家市場的發展
今日小編說的是一位年近古稀的老人,這位老先生姓張,很多人 都尊稱他張老,也有一些身邊的老伙伴叫他老張,張老是一位退休下來的工程師,看上去特別像是最近特別火的電視區 人民的名義里的高玉良,認識他也是在一次搬家中結識,4月末一位中年的男式咨詢搬家的事情,要求上門做個搬家評估,由于他的工作比較忙,常常不在家,今年又要換新房子,父母年紀大了不忍心讓他們為搬家的事情操勞。對于這車搬家,張先生特別的重視,選擇了5家,最后決定讓3家感覺還不錯的公司上門評估,張先生留了他父親的聯系方式。
5月3日我們如約來到了浦東世紀公園傍邊 的一個高端小區,老人很好客,評估后邀請我們品嘗一下他的茶。喝茶的過程中聊到了張老先生的成長經歷和人生中的7次搬家的經歷。
第一次,大概10最左右,那時候他們住在浦東的鄉下,那次搬家是因為房子年久失修,每逢外面下大雨里面下小雨,外面不下雨了屋里還下小雨,實在沒有辦法父親就和村里借用了當時糧食庫房。當時搬家比較簡單,就是一些簡單的桌子板凳和一些生活用品,村里的老少來了十幾口子幫忙,在這里一住就是5年。
第二次,張老的父親調動工作,被調到黃浦江對岸的浦西的一家供銷社上班,單位為他們一家4口準備了一間15平方的宿舍,當時搬家村里拉肥料的板車,當時要搬到浦西需要坐船,這次搬家全村的老少都來了,哪天大家都哭了,母親更是哭的厲害,這是張老先生第一次離開了自己生活了15年的地方,浦西雖說只有幾十公里,但是對于當時那個年代交通不便,似乎是個很遠的距離。
第三次,這是張先生25歲的時候,這一年張老要結婚了,單位給他們分了一件12平米的婚房,這一次搬家很簡單,就收拾了兩個袋子的衣服,我自己騎著我的自行車就搬好了。
第四次,73年國家恢復了高考,我也上了大學,幾年后有一次升職的機會,我被掉到了浦東一家機械廠做技術員,這時候上海開始有了搬家公司的雛影, 當時我找了一輛大車,幾個大漢,一陣忙活,就把家搬好了,到時大概幾十塊錢的費用,在當時來說是一個很大的開支。
第五次,是工廠面臨產業調整,我作為單位的基數人員被排到美國學習3年,這是一次國際搬家,說是國際搬家,其實就是整理一些生活用品,找到了當時香港的一家物流公司,吧這些東西暈了過去。
第六次,這一次是我購買了人生中的第一套房子,我們找了當時的公興搬場,搬家費用400多塊,這一次搬家親戚朋友都過來賀喜,年少是的伙伴也再次相聚。
第七次, 一次就是我們現在住的地方,這個房子是后來兒子買的,搬家的時候就在我們樓梯口的小廣告的電話,就打了過去,對方報價268元,當時沒有多想,就想著這么便宜,就找了他們,過來了8個人,個個人高馬大,搬到一半的時候開始向我們索要小費,出于搬家圖個吉利我們個每人50元的小費,再搬到新家收,還沒有開始網上搬領頭的拿來一個單子要把搬家費先算一下,這一算價格三千多,我當時就懵了,不是二百多嗎?怎么會變成三千多呢,他們就開始列出了十來條要收費的請打單。沒有辦法我們也不想把事情鬧大就給了。
喲了上一次的教訓我家兒子找搬家公司就特別注意,你們也是朋友介紹的,所有才選擇了你們上門評估,聽說你你們上海最好的搬家公司,就像看看你們的服務水平到底怎么樣,好在哪里?
從張老的家出來后百感交集,張老是見證了整個搬家行業的發展歷史,其實說是搬家行業的發展史不如說是中國的發展史。
下一篇:返回列表